哈市香坊区:文明追思护平安 社区引领中元节新风尚

随着中元节临近,为破除传统祭祀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哈市香坊区聚焦 “文明追思、平安祭祀” 主题,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9 月 3 日,香坊区民生路街道办事处哈量一社区率先行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开展中元节文明祭祀专项宣传活动,为辖区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注入力量。
活动当天,社区志愿者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组成宣传小分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开展宣传。线上,大家在居民微信群、朋友圈广泛转发《文明追思平安祭祀》倡议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文明祭祀的重要性;线下,志愿者们在社区广场、单元门口等人员密集区域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向居民讲解传统焚烧纸钱、祭祀品存在的安全隐患 —— 不仅易引发火灾事故,燃烧产生的烟雾还会污染空气、影响公共环境,同时引导居民摒弃封建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祭祀观念。
“用一束鲜花寄托思念,比焚烧纸钱更环保;亲手制作一张纪念卡片,比传统祭品更有温度。” 宣传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向居民推荐鲜花祭祀、网络追思、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祭祀方式,鼓励大家用更绿色、更安全的形式缅怀祖先。同时,志愿者还向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醒大家在节日期间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共同守护社区平安。
此次宣传活动得到了辖区居民的积极响应。不少居民表示,会主动践行文明祭祀理念,不仅自己不参与焚烧纸钱等行为,还会带动家人和邻里一起参与到移风易俗中来,做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通过活动,不仅让 “文明祭祀、平安过节” 的理念深入民心,更进一步推动了辖区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为构建文明社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悉,中元节祭祀期间,哈量一社区还将持续强化巡查力度,组织工作人员、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巡逻,重点排查辖区内绿地、楼道、消防通道等易出现焚烧祭祀行为的区域,及时劝阻不文明祭祀行为,全力保障辖区祭祀活动安全、文明、有序进行,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文明新活力。

中元节期间哈尔滨强力整治冥纸冥币 多维度施策收缴 322 公斤

14 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独家获悉,在今年中元节期间,该市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冥纸冥币的生产与销售行为开展了一场高强度、全方位的专项整治行动,其中仅 13 日当天,就成功查处并没收冥纸冥币 322 公斤,以实际行动推进文明祭祀新风尚。
为从源头遏制冥纸冥币流通,哈尔滨市场监管部门采取 “全员出动、全域覆盖” 的工作模式,一方面对辖区内冥纸冥币的生产作坊、销售商铺进行拉网式排查,严格把控产销各环节;另一方面主动向商户发放禁产禁售宣传资料,通过案例讲解、政策解读等方式,详细说明燃烧冥纸冥币对空气质量、消防安全及公共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商户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与辖区内商户逐一签订 “禁售冥纸冥币承诺书”,明确商户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曾销售冥纸冥币的商户,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劝导,积极为其出谋划策,协助转型销售日用百货、祭祀鲜花等合规商品。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商户顺利完成转型,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统计,在 13 日的集中整治行动中,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从各科室、区县分局抽调 154 名骨干力量,组建 7 个专项督导组,分区域对各区县(市)局的治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当天累计出动执法人员 405 人次、执法车辆 140 台次,检查经营企业(业户)582 家,排查生产企业 2 户,现场制止违法经营行为 124 起,查处并没收冥纸冥币 322 公斤。
而从今年冥纸冥币治理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哈尔滨市场监管部门始终保持高压监管态势,聚焦无照经营、违法生产、非法销售等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执法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千余人次,检查生产、销售商户 16845 家,收缴冥纸冥币生产原料 300 余件、成品及半成品 4000 箱(捆),在销售环节收缴冥纸冥币近 4 万捆(袋),依法查封违法经营商户 5 家,立案调查 16 起,有效震慑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营造文明、安全、整洁的节日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哈市强化监管:严查殡葬领域收费不透明情况

殡葬服务关系民生福祉,也是群众关注的 “敏感领域”。9 月伊始,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传来重磅消息:将在全市所有殡仪服务单位开展殡葬管理服务专项整治活动,通过 “自查 — 公示 — 巩固” 三阶段闭环推进,集中破解服务不规范、收费不透明、行业乱象多等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整治工作将持续至本月末,切实守护群众在殡葬服务中的合法权益。
直击收费痛点:“两公开一自愿” 让消费明明白白
“花了多少钱、花在什么地方,以前总觉得‘糊里糊涂’。” 不少群众曾对殡葬服务收费有过类似抱怨。此次整治首要目标便是打通收费 “模糊地带”—— 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已正式下发《关于在殡仪服务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对所有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进行 “地毯式” 核查,并全面推行 “两公开一自愿” 制度,从源头杜绝 “暗箱操作”。
所谓 “两公开”,即公开服务项目公开收费标准:无论是遗体接运、存放等基础服务,还是骨灰盒、花圈等附加服务,均需一一列明;收费金额、定价依据(如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也需完整公示,不允许出现 “一口价”“打包价” 等模糊表述。而 “一自愿” 则明确要求,所有服务项目必须由当事人自主选择,严禁工作人员强制推荐、变相捆绑消费。
为确保信息触达每一位群众,《通知》还规定了 “双公示” 渠道:各殡仪服务单位需在服务窗口显眼位置(如大厅电子屏、公示栏)张贴相关信息,同时在哈尔滨市民政局官方网站同步更新,监督电话也将一并公开,方便群众随时查询、实时监督。对查实的乱收费、超标准收费、“先服务后收费”(未经当事人同意)等行为,管理部门将依法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整治行业乱象:从人员素质到利益链条全面 “大扫除”
除了收费问题,殡仪服务中的 “态度差”“黑中介” 等乱象,也长期困扰着群众。此次专项整治将 “人员素质提升” 与 “乱象打击” 同步推进,对行业沉疴动真格。
在人员管理方面,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将对所有殡仪工作人员开展 “全面考核”,重点整改四类问题:服务态度 “生冷硬横”,对群众咨询不耐烦、语气蛮横;精神面貌不佳,工作时萎靡不振、敷衍了事;着装不规范,未按要求穿着工作服、仪表不整;工作作风涣散,存在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等情况。通过考核倒逼服务意识提升,让群众在殡葬服务中感受到尊重与温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整治将直击行业 “灰色利益链”:一是严厉打击 “信息泄露 + 黑中介勾结” 行为,对工作人员泄露逝者及家属信息、与 “殡葬黑中介” 串通,通过介绍业务收取 “信息费”“回扣” 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二是坚决整治 “人为设卡收小费” 问题,对工作人员利用岗位便利,在遗体交接、火化安排、骨灰领取等环节故意刁难群众,通过中间人或直接收受 “小费”“好处费” 才提供正常服务的行为,从严从重追责,彻底斩断 “权力寻租” 链条。
此次哈尔滨殡葬服务专项整治,既是对行业乱象的 “集中清理”,也是对群众诉求的 “积极回应”。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不仅能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更能推动行业回归 “公益属性”,让群众在办理殡葬事务时少跑腿、少烦心、少花钱,切实增强获得感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