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强化监管:严查殡葬领域收费不透明情况

殡葬服务关系民生福祉,也是群众关注的 “敏感领域”。9 月伊始,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传来重磅消息:将在全市所有殡仪服务单位开展殡葬管理服务专项整治活动,通过 “自查 — 公示 — 巩固” 三阶段闭环推进,集中破解服务不规范、收费不透明、行业乱象多等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整治工作将持续至本月末,切实守护群众在殡葬服务中的合法权益。
直击收费痛点:“两公开一自愿” 让消费明明白白
“花了多少钱、花在什么地方,以前总觉得‘糊里糊涂’。” 不少群众曾对殡葬服务收费有过类似抱怨。此次整治首要目标便是打通收费 “模糊地带”—— 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已正式下发《关于在殡仪服务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对所有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进行 “地毯式” 核查,并全面推行 “两公开一自愿” 制度,从源头杜绝 “暗箱操作”。
所谓 “两公开”,即公开服务项目公开收费标准:无论是遗体接运、存放等基础服务,还是骨灰盒、花圈等附加服务,均需一一列明;收费金额、定价依据(如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也需完整公示,不允许出现 “一口价”“打包价” 等模糊表述。而 “一自愿” 则明确要求,所有服务项目必须由当事人自主选择,严禁工作人员强制推荐、变相捆绑消费。
为确保信息触达每一位群众,《通知》还规定了 “双公示” 渠道:各殡仪服务单位需在服务窗口显眼位置(如大厅电子屏、公示栏)张贴相关信息,同时在哈尔滨市民政局官方网站同步更新,监督电话也将一并公开,方便群众随时查询、实时监督。对查实的乱收费、超标准收费、“先服务后收费”(未经当事人同意)等行为,管理部门将依法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整治行业乱象:从人员素质到利益链条全面 “大扫除”
除了收费问题,殡仪服务中的 “态度差”“黑中介” 等乱象,也长期困扰着群众。此次专项整治将 “人员素质提升” 与 “乱象打击” 同步推进,对行业沉疴动真格。
在人员管理方面,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将对所有殡仪工作人员开展 “全面考核”,重点整改四类问题:服务态度 “生冷硬横”,对群众咨询不耐烦、语气蛮横;精神面貌不佳,工作时萎靡不振、敷衍了事;着装不规范,未按要求穿着工作服、仪表不整;工作作风涣散,存在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等情况。通过考核倒逼服务意识提升,让群众在殡葬服务中感受到尊重与温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整治将直击行业 “灰色利益链”:一是严厉打击 “信息泄露 + 黑中介勾结” 行为,对工作人员泄露逝者及家属信息、与 “殡葬黑中介” 串通,通过介绍业务收取 “信息费”“回扣” 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二是坚决整治 “人为设卡收小费” 问题,对工作人员利用岗位便利,在遗体交接、火化安排、骨灰领取等环节故意刁难群众,通过中间人或直接收受 “小费”“好处费” 才提供正常服务的行为,从严从重追责,彻底斩断 “权力寻租” 链条。
此次哈尔滨殡葬服务专项整治,既是对行业乱象的 “集中清理”,也是对群众诉求的 “积极回应”。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不仅能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更能推动行业回归 “公益属性”,让群众在办理殡葬事务时少跑腿、少烦心、少花钱,切实增强获得感与安全感。